【影片】合爐是什麼?祖先何時才能合爐?海葬也可以嗎?|丞皇總道院

在民間信仰與道教文化中,「合爐」是一項非常重要且慎重的祖先安奉儀式。很多信眾常問:「什麼是合爐?什麼時候才能合爐?如果是海葬、樹葬的祖先,也可以合爐嗎?」這篇文章將由丞皇總道院功德壇為大家完整解說合爐的意義、時機與注意事項。

✅ 合爐是什麼意思?

所謂「合爐」,是指將往生者正式納入祖先牌位,讓祂的靈位與歷代祖先「合爐同奉」,共享香火,並接受子孫的供養與祈福。這不僅是儀式,更代表著祖先正式歸位,與家族精神血脈重新連結。

📅 合爐一定要「對年」後才能進行

合爐的時機非常講究。根據傳統習俗與道教禮儀,「合爐」必須在往生滿一年後、也就是所謂的「對年」之後才能進行。

👉 什麼是「對年」?

「對年」指的是往生者去世滿一整年的那一天,例如若某人於農曆三月初五往生,則隔年農曆三月初五就是「對年」。

  • ✅ 對年當天可以不看日子進行簡單的祭拜

  • ❗ 合爐則需特別擇吉日,並避開與子孫相沖的日子

🧧 合爐的意義與功德

合爐除了是對祖先的安奉與尊重,也象徵子孫對家族香火的延續。祖先在神桌上受供,是因為祂們與我們有血脈連結,是最直接能護佑後代的靈體。當我們祈求平安、財運、順利時,祖先的護佑力量往往是最直接也最強大的。

🌊 海葬、樹葬的祖先也能合爐嗎?

許多現代家庭選擇環保葬,如海葬或樹葬,因此會擔心是否無法為祖先合爐。其實答案是:

✅ 可以的!

即使沒有骨灰塔或墓地,子孫仍可為祖先設立祖先牌位,並執行合爐儀式。關鍵在於:

  1. 📿 為祖先做一場專屬功德(如法會或誦經超薦)

  2. 🔥 保留香火(象徵靈氣延續)

  3. 📆 擇良辰吉時,正式安奉祖先牌位

這樣不僅讓祖先能在陰界獲得依歸,也讓後代子孫有明確供奉的對象。

🏮 祖先與神明的不同角色

很多人每天都在拜神明,但卻忽略了祖先。其實:

  • 👼 神明是大家都可以拜,祈求護佑

  • 👴 祖先則是「我們自己家」的神,是血緣相連的靈體

  • 🕯️ 對祖先的供奉,不只是敬意,更是連結陰陽、獲得加持的最直接方式

🏠 合爐象徵祖先「回家團圓」

合爐的完成,代表祖先正式「回家」,成為香火中的一員,接受後代的供奉。從此以後,不論逢年過節、家中大小事,都可透過拜祖先祈求護佑與指引。

📞 預約專線:04-2425-9333
📍 地址:台中市北屯區敦和路333號